导学案是与“三为主”高效课堂紧密相连的辅助,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抓手,是方向盘,是线路图,是引导学生走向纵深的路径,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同时也发现,部分教师在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过于机械、僵硬,不光湮灭了自己作为师者的个性,也使学生陷于另一种境地的尴尬,课堂由当初教师一言堂形式的沉闷一转而为程序化、习题化式的沉闷。课堂中灵性的缺失使一些教师误认为是课改存在问题而再度犹豫而止步不前,甚至于想钻到以前的窠臼中去寻求宽慰。其实,导学案的大方向没有错,“三为主”高效课堂建设也一定是新课改的必然选择。那么,如何使用导学案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体现其在创建新课堂中的价值,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导学案的使用要体现一个“活”字
作为导学案,究其根底,其实也不是什么绝对的新生事物,只不过就是把我们以前课堂上那种口头形式的引导改变为书面的文字内容,显得更直观、更系统、更完备而已。我们以前的引导具有口头的随机性,那种话语的无形使引导又能处于一种活泼的状态。如果说这是它的优点,那么有时我们在引导上浮于表层,缺乏系统,无法深入内核,这又是它的不可避免的不足。而书面形式的导学案则正好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它经过编写者的认真梳理,把一条寻幽探微的有效路径预设在那里,作为一种直观的形式给我们提供了最大的方便。但问题的存在也就在这里,作为一种直观的形式,它往往又最直接地造成了我们视觉及思想上的阻碍,使我们在超越上颇费一番踌躇,从而延误了工夫,甚至耗时费力,收效甚微,这便是一种方法上的僵化问题。
人是个性化的,共性永远代替不了个性,共性只有通过个性才能真正地发挥作用。我们平常讲的二次备课甚至是三次备课,实际上也就是要化共性为个性,使它能够真正成为自己可手的“方天画戟”,在战场上一展神通,发挥出无穷的威力。因此,我们在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无论它是自己编写的还是别人编写的,都应当站在临战的高度进行再认识,剪枝蔓、立主脑,使自己的心中有一条个性化的明晰的线路,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导”,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学”,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地发挥,达到“多学少教、先学后教、以学论教”。在导学案的使用过程中,常常看到一些老师把导学案当成了习题,当成了讲义,从头到尾,按部就班,缺乏变幻,机械僵硬。不仅没有发挥“导学”的作用,反而成为了学生的一种变相课业负担,课堂依然陈旧,气氛依然沉闷,效率依然低下,效果依然没有,这是悲哀的事情,它需要我们切实走出窠臼,用自己的个性化解读化有形为无形,“活”用导学案,激发出真正的“活”的课堂来。
二、真正放手,让学生去体验求知的乐趣
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寻找感觉的过程。古人早就写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诗句,这便是对学习过程中最切身体验的总结。“躬行”就是要在实践中去感觉,在感觉中去提升,只有这样,方可达“绝知”的境界。我们平时所讲的“知识只有在纳入人的知情意系统时才真正属于个人,才是鲜活的,才能参与个人知识体系的构建”,也同样在揭示“在感觉中成长”这一至理。是的,没有感觉,就谈不上成长,因为感觉以外的东西全都是外在的,我们只有把它内化到自己的感觉里,才能实现真正的学习。
导学案的设计,实际上就是要通过学生的“躬行”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去品味,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咸不是说出来的,是尝出来的。食品中最具营养的成分要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咀嚼。老师们,请闭上你的嘴,请你不要代替学生的咀嚼。咀嚼是最初的吸收,且具最美的回味。待学生咀嚼完之后,老师也只要点一点学生在成长中还有些模糊的概念使它们明晰即可。这样的学习过程,必然要求我们为师者不能抓着学生不放,而要放手,让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去跳跃,从心灵上去放开,使他们能感觉到海的阔大、天空的邈远,从而真正去放飞学生的心灵。
三、请别失了课堂生命的灵性
课堂是有生命的,有生命的东西就应该让它具有灵性,疲疲沓沓是对生命形式的亵渎。“三为主”高效课堂首先在内理上凸显了课堂应具有“灵性”。“以学生为主,以学习为主,以学力为主”的理念,追求“高效”的提法,都让我们在想像中就应感觉到课堂的生机与活力。我们也确实应当竭尽所能使之成为充溢着灵性的课堂。
“三为主”高效课堂要求“以学论教”,教师更重要的应是方法上的引领,思想上的点拨,把话说到点子上,用智慧开启智慧,用思想引领思想,用语言的火花去点燃学生的潜在认知,打开创造力之门。
导学案的使用,在客观上也是为了减少教师的话语,突出学生的“学”,突出学生的展示,用教师的点睛之语来激发学生的灵性,从而彰显出生命课堂的灵性。因此,我们需要潜心修炼,要对导学案做内化处理,完成自己个性化的解读与设计。生命课堂的灵性需要用生命的激情去点燃,所以,我们要不断地修炼、提高,勤于钻研,勤于打磨,不犹疑,勇向前,在相互的取长补短中让自己真正地成长起来。
导学案作为实施“三为主”高效课堂的抓手,如何使用它才能真正地发挥出最大的效能,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师面前的思考题。在课改的进一步推进中,我们一定会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只要我们探索的步伐不停止,就会离我们“让每一个孩子都学好”的最终目标越来越近。
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教育类 > 教育理论 > >
浅谈“新课堂”创建中使用导学案
来源::未知 | 作者:李逵劈鱼棋牌游戏_捕鱼达人手机版-app下载 | 本文已影响 人
- 上一篇:阅读教学中“角色”意识的培养
- 下一篇:新课改环境下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随机阅读
- [教育理论] 课堂教学改革要追求本真
- [教育理论] 浅议如何调控课堂节
- [教育理论] 让爱在教育教学中传递
- [教育理论] 浅谈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 [教育理论] 加强班级管理 提高教育效
- [教育理论] 介入多媒体 课堂异彩纷呈
- [教育理论] 追寻教育本真的行者
- [教育理论] 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
- [教育理论] 改进教学策略 提高复习效
- [教育理论] 让课堂成为“快乐的学习场
热榜阅读
本周TOP10
- [教育理论] 浅谈教师在教学中的魅力
- [教育理论] 打开农村小学生心灵天窗的
- [教育理论] 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教育理论] 如何处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
- [教育理论] 让幽默伴随课堂
- [教育理论] 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
- [教育理论] 追问,一种有效理答行为
- [教育理论] 谈新时期职业技术学校的人
- [教育理论] 加强统计职业道德建设 提
- [教育理论] 试论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创新
- [教育理论] 让生活的灵光在课堂中绽放
- [教育理论] 适当运用赏识教育,激发学
- [教育理论] 家校结合 共育生态教育
- [教育理论] 注意习惯培养 提高综合素
- [教育理论] 运用“五大策略” 成就高
- [教育理论] 教师要做“牧者”不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