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互文性”指文本与文本之间的某种关系特征,在中国古代文论中亦有零星的“互文性”资源,与之相比,钱钟书先生在著述中构建了自己的互文空间,体现出强烈的“互文性”思想,亦对“互文性”的转换手法做了独到的分析。
【关键词】钱钟书 “互文性”思想 转换手法
互文性(intertextualité),也译为“文本间性”,为法国批评家克里斯蒂娃所提出,指文本与文本之间的某种关系特征,“联系”与“转换”是其基本要素。“联系与转换都征兆着文本之间的关系:每一个文本都同他文本相互指涉,每一个文本都是对他文本的重新改造。”“互文性”这个概念是舶来品,但也并不意味着我国古代文论中没有与之对应的思想资源。文本之间的交互关系一直是古代文论家所关心的问题,例如古代文论中十分重视诗歌创作之间的师承关系,尤其注重考察文体、字法、句法的因袭,喜好分析诗人对前人言说的借鉴因袭、改造重铸,以及“对历史话语(特别是典故、成语等)的点化熔铸。”显然这些内容都涉及了诗歌文本之间的互文性问题,笔者还发现,在传统诗话中,对诗歌的互文现象、互文关系的关注随处可见,传统诗话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
譬如《随园诗话》中:“谢康乐诗:‘干岩盛阻积,万壑势萦回。’李白诗:‘千岩泉洒落,万壑树萦回。’两句不但袭其意,兼袭其词。以太白之才,岂肯蹈袭前人?因其生平最喜谢诗,故不觉习而不察。杜少陵平生最爱庾子山,故诗亦往往袭其调,如‘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之类,不一而足。”这一则将文本之间的因袭分为三种情况,即袭其词、袭其意、袭其调。袁枚认为李白蹈袭谢诗是因为过于喜欢,所以习而不察,而杜甫却喜欢袭调。文本之间的相互指涉有时是有意的,有时却是无意的,故而文本之间存在“暗合”的现象:“诗有无意相同者:蔡太夫人咏《蝶》云:‘试向青陵台上望,可曾飞上别家枝?’王次岳咏《蝶》云:‘果是青陵旧魂魄,不应到处宿花房。’”
不过与传统文论中的零星互文性资源相比,《谈艺录》中的互文性思想则更为突出,且将“互文”思想完美融入批评方法之中。在钱钟书那里,“转换”比“联系”更重要。巴赫金认为:“语言中的每个词,一半要算是别人的词”,“它生活在他人的嘴上,他人的语境里,服务于他人的意向”,就文本的生成而言,总是会打上“他人”的印记,如若想成功的实现文本的“转换”,则是相当艰难的。“语言可不是一个中立地带,不能自由而轻易地转入到说话人的意向中去;语言总是充满着他人的意向。掌握语言,使其服从于自己的意向和语调,是一个艰难复杂的过程。”
《谈艺录》对古典诗歌中存在的大量转换手法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精辟独到的见解。《谈艺录》第七十四则将王安石的仿作手法清晰地列了出来,即显形、变相、放大、翻案、引申、捃华、摹本、背临、仿制、应声、效颦共十一种具体的转换手法,后文又提到正摹、反仿、直袭、翻案四种手法。钱钟书将转换手法与具体的批评相结合,分析王安石的改诗“或袭其句,或改其字,或反其意”,这与唐代皎然“三偷说”,即“偷语”、“偷意”、“偷势”,以及袁枚的“袭其词、袭其意、袭其调”有相似之处,实际都说明了文本之间的差异性,显示出转换关系。又如《谈艺录》第十八则,认为荆公用昌黎诗,不仅“偷语偷意”,更有“偷势”。荆公《怀钟山》“何须更待黄粱熟,始觉人间是梦间”本自昌黎《遣兴》诗“须著人间比梦间”,不仅语句上模仿,意思上也有所承袭。《和文淑湓浦见寄》“发为感伤无翠葆,眼从瞻望有玄花”本自昌黎《次邓州界》“心讶愁来惟贮火,眼知别后自添花”,此为“偷势”,从句式上进行模仿。钱钟书借皎然的“三偷说”来分析文本之间的差异性特征,但钱钟书也不赞同作诗仅在字面上下工夫,如《谈艺录》第五十七则,认为尽管钱蘀石萃古人句律之变,但“惜仅在词句上用工夫,兴象意境,未能力破余地”。钱蘀石善于在字面句眼上做变化,在学习古人的基础上,句法颇多格式,又善于变化,但仅仅这样是不行的。黄庭坚说:“取古人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这是点铁成金之法,指熔铸前人诗句,为我所用,而成金石之言。又惠洪《冷斋夜话》:“不易其意而选其语,谓之换骨法。规摩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这是夺胎换骨之法,指用新的文字重写古人的意思,与“偷意”相关。钱钟书对这两种转换手法心领神会,《谈艺录》中说道:“山谷承人机杼,自成组织,所谓脱胎换骨者也。”但钱钟书强调的是熔铸的不着痕迹,否则尽管词法句法翻新,也不能出新意,关键是作者是否善于将他人的话语转换为自己的话语。
在具体的批评中,钱钟书总是在特定的“互文空间”里分析诗歌的转换手法,他对仿作形形色色转换手法的分析,可以看到文本的轨迹,更能看出转换手法的优劣,不落痕迹的转换手法为钱钟书所推崇,不成功的转换则为其所摒弃。互文思想与转换手法在具体的批评中得以展开和呈现。
注 释
①焦亚东.文之门——钱锺书文学批评的互文性特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1、32
②袁枚.随园诗话(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603、513
③巴赫金.长篇小说的话语.巴赫金全集(第三卷)(白春仁等译)[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74
④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8:70、192、6
参考文献
[1]袁枚.随园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2]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8
[3]焦亚东.文之门——钱锺书文学批评的互文性特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文学 > 现当代文学 > >
钱钟书先生的“互文”空间与转换手法
来源::未知 | 作者:李逵劈鱼棋牌游戏_捕鱼达人手机版-app下载 | 本文已影响 人
- 上一篇:试析中世纪文学批评的几种主要模式
- 下一篇:浅析沈从文文学作品中的“湘西世界”
随机阅读
热榜阅读
本周TOP10
- [现当代文学] 说《围城》的讽刺特色
- [现当代文学] 当代文学中的地主形象探析
- [现当代文学] 试论老舍的民间文化意识—
- [现当代文学] 试论孔子学院背后所代表的
- [现当代文学] 浅谈欣赏文学作品的基本原
- [现当代文学] 浅谈中国报告文学文体特性
- [现当代文学] 民族民间文学作品之著作权
- [现当代文学] 试析中世纪文学批评的几种
- [现当代文学] 论徐志摩的理想化人生
- [现当代文学] 浅议现代汉语的现代性与现
- [现当代文学] 现代文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 [现当代文学] 论鲁迅小说的农民形象
- [现当代文学] 戏剧性散文与散文戏剧性
- [现当代文学] 如何看待旧体诗与中国现代
- [现当代文学] 浅论张恨水笔下的市民社会
- [现当代文学] 中国文学史课程教学与创新